家庭影院音響的專業名詞你能了解多少?
http://m.nottren.com/ 來源:索蘭影音 關鍵詞:家庭影院音響 家庭影院系統
家庭影院音響迷經常會將討論的名詞掛在嘴邊,言談之間總以為雙方是講相同的一件事,而事實上同一個名詞往往有很大的定義出入。
空間感
在剛開始時只要喇叭放得有點距離,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左右兩個喇叭的訊號是不一樣的(也許這太容易了);動動喇叭或是為自己找個好位置后,似乎可以聽出喇叭之間也有聲音,而且這聲音是從左喇叭連到右喇叭的,筆者把這種表現叫做「一維」的空間感。
如果把喇叭分得更開好不好呢?也許不錯,這「一維」的空間感起碼可以變寬點,但也可能拉得太開中間連不起來,出現一個大洞,這就有點可惜了:筆者的經驗是這距離除了受房間的限制外,還有個「最佳」距離,可以讓聆聽者感受到最大的寬度;把左右兩喇叭分得更開中間會有洞,擺近了寬度又縮水;如果到這個水平,我們就可以討論「二維」的了。
坐在聆聽點上看看,左右兩喇叭是否對稱?左右墻壁的反射情情況是不是差不多?兩喇叭的角度如何?細調一番說不定會有「深度」的感覺出現。
現在聽的可就不是長龍陣了,應該可以聽出一個往喇叭后方延伸的「場」,這時便可以叫「二維」了。
「三維」?因為我們再往下追求的東西就不只是音場的厚度,而是整個音樂廳的空間感;這空間感不僅要找音場的坡度(管弦樂團在音樂廳里通常排列在階梯狀的舞臺上,最后面的打擊樂器比木管高些,而本營又比弦樂組高些……),還要找每一件樂器的高度(我就不相信大提琴發聲時只有一個點出聲,就連小提琴也是整支琴共鳴啊!),然后再去找整個音樂廳的側墻、屋頂等等,這樣才叫空間感。
層次感
前面講空間感似乎說的都是音場外圍,層次感可就要研究音場中各樂器的關系了。
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場深,這和前面說的「二維」意義有些出入;「二維」的音場是指在聆聽處所能聽到最遠樂器的位置,如果拿管弦樂團來說,應該是指打擊樂器位置;「場深」可就要再仔細聽聽樂團的第一排在那里,找出樂團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離」,就是場深了。
這樣講也許還不夠清楚。有的系統聽起來最后一排非常的深遠,但第一排也同樣地遙不可及,這種音場雖然深,但以場深(也有人稱此為縱深)來說則是非常淺了,因為樂團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感覺上距離很近。有的系統聽起來最后一排不算很深,但樂團的第一排非常突出,甚至突出喇叭的面板,這樣的場深就可以算是非常成功;如果能再把最后一排拉遠,那就如于莞柳先生說的「參考級」了。
有了場深之后,進一步地要求音場中(樂團中)各樂器的相關距離正確:譬如找找木管和中提琴的相關距離如何?打擊樂器有沒有往前延伸到小提琴的最后一線?木管組里的幾樣樂器是排成一列還是有前后之分?
在筆者的想法中層次感應該是來自平整的頻率響應(應該從帶寬那項技一個箭頭指向層次感才對)。請觀察(似乎是聽察)距離遠的人聲和距離近的人聲什么不同;塞住一只耳朵,用一只耳朵可以保證自己聽到的是「mono」,然后判斷一下音源的距離遠近;仍然相當容易吧!即使是遠的人大聲吼、近的人小聲講話(只要還能聽到),也同樣能判斷遠近,表示這和聲音整體的大小聲無關,而是距離遠的聲音被空氣衰減了某些頻率(通常越高頻越會衰減),而距離近的聲音衰減量較少,使得我們的耳朵可以利用泛音結構、音色來判斷發聲體的距離。(編按:判斷距離的遠近應該還和聲音到達耳膜的時間差有關)
假設錄音沒問題,那么唱片上應該記載了各種樂器的音色加上空間所造成的音色變化,如果我們的系統有一個平整的頻率響應,應該可以復制出這些音色變化,于是可以享受到層次感。
有些人贊成把音響系統中的高頻弄少一點;的確,那樣可能會比較悅耳,但也可能使得樂團的第一排聽起來像最后一排一樣遠,損失了場深。
如果有某一兩個頻率有條值呢?那可能音場中樂器排列會有錯亂的感覺,這樣就享受不到層次感了。
定位感
有了層次感后,定位感也應該小有成就了,不過層次感在大編制的音樂里似乎比較容易找到,而定位感則要找些小編制的來聽;當然反過來找也可以,筆者只是說那樣比較容易罷了。
弦樂四重奏是個很好的材料。現在我們不只是要聽聲音,還要找那些聲音在音場的「出處」。如何?四把琴都出現了嗎?它們之間的距離如何?每一把琴的大小又是怎樣的呢?
聽定位就好像用耳朵來「看」整個音場屏幕一樣,如果錄音錄得不錯,應該是每一個音符都可以在音場中找到位置才對。
定位感還有一項嚴厲的要求,那就是比例;也許剛開始找定位感時,幾支琴煳成一片,只可稍微辦別小提琴在左邊,低音大提琴在右邊;細調一陣后發現它們越來越苗條,苗條得只剩弦了!真可憐,這樣似乎不太健康;再細調一陣才發現原來琴身的共鳴也可以有定位,這樣琴的身體就出來了,恢復了正常的體態。只是若要讓幾支琴的身體肥瘦比例正確,可還要多努力才行!
人聲也是個調定位的好材料;可以很容易地聽出音響系統左右平衡的情形。如果左右不平衡(不只是音量不平衡,音域不平衡也算)歌者可能會站歪了,或者是有一邊臉比較腫,說不定還會讓人覺得不是面對著聆聽者而唱,好像吐氣吐不出來或吐歪了;這時可要好好反省左右聲道那里出毛病了。
老實說這些線索還是對玩LP的人比較有用,可以據此調整唱頭的循軌角度、抗滑等等參數;CD如果聽起來歪一邊怎么辦?明憲兄說他的CD雷射頭歪了有此情形,換了雷射頭后藥到病除,看來雷射頭以后也要像唱頭一樣可調才行。
講起來喇叭的擺設也決定了定位感的表現,不但喇叭的內傾角(Toein)非常需要多方嘗試,連仰角也要注意。由于一般對于仰角的處理較為困難,似乎很少人提到這方面。選用適當的勢材可以粗略地調整仰角,但通常換了墊材(諸如三角錐、木塊、瓷杯……等等)后角度又變了,這使得聆聽者很難拿捏得準到底是材質的影響還是角度的影響。
細節
在前面的表里,筆者特別在定位感下面加了一個活弧,說明定位感是在找音場中的解析力,而細節則是指音符的解析力了。在筆者的觀念里,這細節應該是充滿在整個音樂理的微小變化;然而有很多系統中充滿了細節,卻一點也感覺不到這種「變化」,好像每一個細節都不互相連貫似的,這可不是筆者想要的那種。
音場
請回想一下現場音樂會的情形,每一個樂手或是歌者都有些小動作,例如運弓的聲音、翻譜、換氣,這些聲響雖然不是音樂中的一部份,但絕對不突兀;或許應該說,一個訓練有素的音樂家不可以讓這些動作發出唐突的聲響;那為什么有些音響系統特別容易找到這些聲響卻找不到音樂呢?
這樣說也許是太極端了,細節當然是愈多愈好,那有嫌多的道理,只是筆者認為追求細節應該以追求「音樂中的細節」為目標,而不是光追求細節,說不定前面表里的名詞也要改改才好?
我急奢想要得到一個名詞來分別這兩種細節的不同……對了!自然!
自然似乎離我們還蠻遠的,我們還是談解析力吧!
解析力
一個真正有解折力的音響系統,似乎是集合定位感和細節兩項特質的,不但聽到了,還可以找到它的位置!諸如音色上的波動、音量上的微小變動;往這方面發展才有可能到逵活生感的要求。
透明度
透明度可以說是所有音場中極致表現之集大成了,老實說我不應該在乎細節是否有音樂性,因為音樂性似乎不必是透明度的成份之一,只要Hi-Fi,透明度就應該有了,但音樂性的程度可就高多了,它應該放在最高層來探討。
把音響器材想象成一個窗子,有玻璃,玻璃可能還不太干凈,有油,我們看到外面的景像是一片朦眬;慢慢地,我們擦玻璃,把油擦掉一些,這情況有了改善,但絕不是一下就非常干凈,即使擦干凈了,還是可以看出有玻璃,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玻璃拿掉。
透明度可以到什么地步呢?筆者認為上乘的透明感可以表達歌者的身體厚度,木管組內各樂器的前后距離,甚至把各樂器表現得有血有肉,樂器和樂器之間的「空間」也毫不含煳,都「看」得到!
帶寬
這個名詞蠻值得討論的,我覺得這絕不是光看規格上數據就算數了;當然數據也代表了某種重要性,但最重要的還是「聽得到」!
老實說這項要求最重要的不在「多」,而在「好」;因為人耳實在聽不了多寬,但卻對每一個環節都非常挑。擴大機的設計者可以很容易地運用負回授使帶寬延伸到幾百K:低頻也可以做到5~10Hz,甚至連直流(OHz)都可以放大,但人們覺得低頻真正好的機器卻寥寥可數,真是奇怪!
動態&對比
這兩樣東西好像常放在一起,但又不太一樣,所以我特別把它們分開,希望這樣能清楚一點。
在我的想法里,動態是指絕對值,而對比是相對值;動態似乎只有大小之別,而對比才有好壞分別。
怎么說呢?在外國的文章里,有時會提到「可以提供像現場那樣龐大的音量」,我想,這是指動態;意思是某件器材可以發出那樣的音量或是能量而不失真,這是很了不起的,但對比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似乎跟細節比較有關系,就好像一幅很好的水墨畫,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濃澹深淺,而初學國畫的就只能用黑色和白色了,一點變化都沒有。
一致性
請再參照樹枝圖,讀者也許會發現帶寬,透明度以及動態和對比都指向一致性,而在前面卻沒有解釋此三者到底是要到什么地步,那怎么知道如何往上發展?我想這三者是最容易發現,而又最難完美的;「發現」的意思是「知道它的存在」;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某種墊材有對比、有透明度,或是某種線帶寬特佳,還是那一個真空管動態大;但它們真的是一種進步嗎?這就要看有沒有一致性了。
帶寬也要有一致性?我覺得好的系統應該能展現出各頻段一致的量感及一致的速度感;當然帶寬是越寬越好,但如果不以一致性為追求目標,再寬也是白搭;如果頻寬普通,但有非常好的平衡性,那聽起來一定是非常舒服,倒是一般的音響迷都是先求帶寬,再求一致,甚至不求;可能是一致性真的相當難吧!?
透明度呢?它也跟一致性有關,好像有的器材只在某一頻段有透明度,其他頻段則灰灰的,這就是缺乏一致性了,我們當然希望能得到全面的透明,但這似乎很難得到,于是我們努力調整、搭配,希望能擴大這透明的部份。
動態與對比的一致可就更累了,有沒有聽過銜接不良的超低音系統?很可能是中高頻段和低音的對比不同,使得聽起來非常奇怪,好像超低音總是慢半拍似的,這在一致性上又是不及格!
中性
也許世界上根本沒有中性這種東西;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系統中性,那什么才是中性?
沒關系,到此,我們已經是Hi-End了,不必太在乎誰是誰非,我們在追求的是一種藝術;但千萬不要太早開始追求藝術,那樣很可能會迷失方向;當我們什么都模過一點皮毛后,再來看看什么是中性。
中性絕不是毫無血色,也不是冷感癥,在我想來,它應該是「忠實」,能傳達錄音現場當時麥克風擺設的情形,可以表現出工作人員的水平,可以聽到廳堂的差別,可以……我要辭窮了……可以表現出種種的「不同」!
現場音樂
我實在沒辦法說什么是自然,什么又是音色,讓我們來討論現場的感覺吧!
現場就有自然的感覺,它讓人覺得就該如此。對不起,我是以音響迷的眼光來看的,事實上它本來就這樣自然,是我們的器材達不到這種地步,我也不知道要怎樣才會有自然的系統,可能是某些器材才有的特殊魅力吧!一般說來真空管擴大機似乎比晶體機要自然些,LP比CD自然,最重要的是要常接觸現場,那才是真正的自然!
音色也沒什么好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色!只要一步步追求音響性和音樂性,音色應該不至于離譜;但我也發現音色是最難溝通的,如果同好之間互相不喜歡對方的音色,絕對正常!
這一套家庭影院音響名詞解釋還有很多缺漏,有待加強,但起碼可以有個依循的方向,看官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套追求的步驟,這是不是又可以成為另一次思考練習?
空間感
在剛開始時只要喇叭放得有點距離,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左右兩個喇叭的訊號是不一樣的(也許這太容易了);動動喇叭或是為自己找個好位置后,似乎可以聽出喇叭之間也有聲音,而且這聲音是從左喇叭連到右喇叭的,筆者把這種表現叫做「一維」的空間感。
如果把喇叭分得更開好不好呢?也許不錯,這「一維」的空間感起碼可以變寬點,但也可能拉得太開中間連不起來,出現一個大洞,這就有點可惜了:筆者的經驗是這距離除了受房間的限制外,還有個「最佳」距離,可以讓聆聽者感受到最大的寬度;把左右兩喇叭分得更開中間會有洞,擺近了寬度又縮水;如果到這個水平,我們就可以討論「二維」的了。
坐在聆聽點上看看,左右兩喇叭是否對稱?左右墻壁的反射情情況是不是差不多?兩喇叭的角度如何?細調一番說不定會有「深度」的感覺出現。
現在聽的可就不是長龍陣了,應該可以聽出一個往喇叭后方延伸的「場」,這時便可以叫「二維」了。
「三維」?因為我們再往下追求的東西就不只是音場的厚度,而是整個音樂廳的空間感;這空間感不僅要找音場的坡度(管弦樂團在音樂廳里通常排列在階梯狀的舞臺上,最后面的打擊樂器比木管高些,而本營又比弦樂組高些……),還要找每一件樂器的高度(我就不相信大提琴發聲時只有一個點出聲,就連小提琴也是整支琴共鳴啊!),然后再去找整個音樂廳的側墻、屋頂等等,這樣才叫空間感。
層次感
前面講空間感似乎說的都是音場外圍,層次感可就要研究音場中各樂器的關系了。
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場深,這和前面說的「二維」意義有些出入;「二維」的音場是指在聆聽處所能聽到最遠樂器的位置,如果拿管弦樂團來說,應該是指打擊樂器位置;「場深」可就要再仔細聽聽樂團的第一排在那里,找出樂團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離」,就是場深了。
這樣講也許還不夠清楚。有的系統聽起來最后一排非常的深遠,但第一排也同樣地遙不可及,這種音場雖然深,但以場深(也有人稱此為縱深)來說則是非常淺了,因為樂團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感覺上距離很近。有的系統聽起來最后一排不算很深,但樂團的第一排非常突出,甚至突出喇叭的面板,這樣的場深就可以算是非常成功;如果能再把最后一排拉遠,那就如于莞柳先生說的「參考級」了。
有了場深之后,進一步地要求音場中(樂團中)各樂器的相關距離正確:譬如找找木管和中提琴的相關距離如何?打擊樂器有沒有往前延伸到小提琴的最后一線?木管組里的幾樣樂器是排成一列還是有前后之分?
在筆者的想法中層次感應該是來自平整的頻率響應(應該從帶寬那項技一個箭頭指向層次感才對)。請觀察(似乎是聽察)距離遠的人聲和距離近的人聲什么不同;塞住一只耳朵,用一只耳朵可以保證自己聽到的是「mono」,然后判斷一下音源的距離遠近;仍然相當容易吧!即使是遠的人大聲吼、近的人小聲講話(只要還能聽到),也同樣能判斷遠近,表示這和聲音整體的大小聲無關,而是距離遠的聲音被空氣衰減了某些頻率(通常越高頻越會衰減),而距離近的聲音衰減量較少,使得我們的耳朵可以利用泛音結構、音色來判斷發聲體的距離。(編按:判斷距離的遠近應該還和聲音到達耳膜的時間差有關)
假設錄音沒問題,那么唱片上應該記載了各種樂器的音色加上空間所造成的音色變化,如果我們的系統有一個平整的頻率響應,應該可以復制出這些音色變化,于是可以享受到層次感。
有些人贊成把音響系統中的高頻弄少一點;的確,那樣可能會比較悅耳,但也可能使得樂團的第一排聽起來像最后一排一樣遠,損失了場深。
如果有某一兩個頻率有條值呢?那可能音場中樂器排列會有錯亂的感覺,這樣就享受不到層次感了。
定位感
有了層次感后,定位感也應該小有成就了,不過層次感在大編制的音樂里似乎比較容易找到,而定位感則要找些小編制的來聽;當然反過來找也可以,筆者只是說那樣比較容易罷了。
弦樂四重奏是個很好的材料。現在我們不只是要聽聲音,還要找那些聲音在音場的「出處」。如何?四把琴都出現了嗎?它們之間的距離如何?每一把琴的大小又是怎樣的呢?
聽定位就好像用耳朵來「看」整個音場屏幕一樣,如果錄音錄得不錯,應該是每一個音符都可以在音場中找到位置才對。
定位感還有一項嚴厲的要求,那就是比例;也許剛開始找定位感時,幾支琴煳成一片,只可稍微辦別小提琴在左邊,低音大提琴在右邊;細調一陣后發現它們越來越苗條,苗條得只剩弦了!真可憐,這樣似乎不太健康;再細調一陣才發現原來琴身的共鳴也可以有定位,這樣琴的身體就出來了,恢復了正常的體態。只是若要讓幾支琴的身體肥瘦比例正確,可還要多努力才行!
人聲也是個調定位的好材料;可以很容易地聽出音響系統左右平衡的情形。如果左右不平衡(不只是音量不平衡,音域不平衡也算)歌者可能會站歪了,或者是有一邊臉比較腫,說不定還會讓人覺得不是面對著聆聽者而唱,好像吐氣吐不出來或吐歪了;這時可要好好反省左右聲道那里出毛病了。
老實說這些線索還是對玩LP的人比較有用,可以據此調整唱頭的循軌角度、抗滑等等參數;CD如果聽起來歪一邊怎么辦?明憲兄說他的CD雷射頭歪了有此情形,換了雷射頭后藥到病除,看來雷射頭以后也要像唱頭一樣可調才行。
講起來喇叭的擺設也決定了定位感的表現,不但喇叭的內傾角(Toein)非常需要多方嘗試,連仰角也要注意。由于一般對于仰角的處理較為困難,似乎很少人提到這方面。選用適當的勢材可以粗略地調整仰角,但通常換了墊材(諸如三角錐、木塊、瓷杯……等等)后角度又變了,這使得聆聽者很難拿捏得準到底是材質的影響還是角度的影響。
細節
在前面的表里,筆者特別在定位感下面加了一個活弧,說明定位感是在找音場中的解析力,而細節則是指音符的解析力了。在筆者的觀念里,這細節應該是充滿在整個音樂理的微小變化;然而有很多系統中充滿了細節,卻一點也感覺不到這種「變化」,好像每一個細節都不互相連貫似的,這可不是筆者想要的那種。
音場
請回想一下現場音樂會的情形,每一個樂手或是歌者都有些小動作,例如運弓的聲音、翻譜、換氣,這些聲響雖然不是音樂中的一部份,但絕對不突兀;或許應該說,一個訓練有素的音樂家不可以讓這些動作發出唐突的聲響;那為什么有些音響系統特別容易找到這些聲響卻找不到音樂呢?
這樣說也許是太極端了,細節當然是愈多愈好,那有嫌多的道理,只是筆者認為追求細節應該以追求「音樂中的細節」為目標,而不是光追求細節,說不定前面表里的名詞也要改改才好?
我急奢想要得到一個名詞來分別這兩種細節的不同……對了!自然!
自然似乎離我們還蠻遠的,我們還是談解析力吧!
解析力
一個真正有解折力的音響系統,似乎是集合定位感和細節兩項特質的,不但聽到了,還可以找到它的位置!諸如音色上的波動、音量上的微小變動;往這方面發展才有可能到逵活生感的要求。
透明度
透明度可以說是所有音場中極致表現之集大成了,老實說我不應該在乎細節是否有音樂性,因為音樂性似乎不必是透明度的成份之一,只要Hi-Fi,透明度就應該有了,但音樂性的程度可就高多了,它應該放在最高層來探討。
把音響器材想象成一個窗子,有玻璃,玻璃可能還不太干凈,有油,我們看到外面的景像是一片朦眬;慢慢地,我們擦玻璃,把油擦掉一些,這情況有了改善,但絕不是一下就非常干凈,即使擦干凈了,還是可以看出有玻璃,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玻璃拿掉。
透明度可以到什么地步呢?筆者認為上乘的透明感可以表達歌者的身體厚度,木管組內各樂器的前后距離,甚至把各樂器表現得有血有肉,樂器和樂器之間的「空間」也毫不含煳,都「看」得到!
帶寬
這個名詞蠻值得討論的,我覺得這絕不是光看規格上數據就算數了;當然數據也代表了某種重要性,但最重要的還是「聽得到」!
老實說這項要求最重要的不在「多」,而在「好」;因為人耳實在聽不了多寬,但卻對每一個環節都非常挑。擴大機的設計者可以很容易地運用負回授使帶寬延伸到幾百K:低頻也可以做到5~10Hz,甚至連直流(OHz)都可以放大,但人們覺得低頻真正好的機器卻寥寥可數,真是奇怪!
動態&對比
這兩樣東西好像常放在一起,但又不太一樣,所以我特別把它們分開,希望這樣能清楚一點。
在我的想法里,動態是指絕對值,而對比是相對值;動態似乎只有大小之別,而對比才有好壞分別。
怎么說呢?在外國的文章里,有時會提到「可以提供像現場那樣龐大的音量」,我想,這是指動態;意思是某件器材可以發出那樣的音量或是能量而不失真,這是很了不起的,但對比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似乎跟細節比較有關系,就好像一幅很好的水墨畫,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濃澹深淺,而初學國畫的就只能用黑色和白色了,一點變化都沒有。
一致性
請再參照樹枝圖,讀者也許會發現帶寬,透明度以及動態和對比都指向一致性,而在前面卻沒有解釋此三者到底是要到什么地步,那怎么知道如何往上發展?我想這三者是最容易發現,而又最難完美的;「發現」的意思是「知道它的存在」;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某種墊材有對比、有透明度,或是某種線帶寬特佳,還是那一個真空管動態大;但它們真的是一種進步嗎?這就要看有沒有一致性了。
帶寬也要有一致性?我覺得好的系統應該能展現出各頻段一致的量感及一致的速度感;當然帶寬是越寬越好,但如果不以一致性為追求目標,再寬也是白搭;如果頻寬普通,但有非常好的平衡性,那聽起來一定是非常舒服,倒是一般的音響迷都是先求帶寬,再求一致,甚至不求;可能是一致性真的相當難吧!?
透明度呢?它也跟一致性有關,好像有的器材只在某一頻段有透明度,其他頻段則灰灰的,這就是缺乏一致性了,我們當然希望能得到全面的透明,但這似乎很難得到,于是我們努力調整、搭配,希望能擴大這透明的部份。
動態與對比的一致可就更累了,有沒有聽過銜接不良的超低音系統?很可能是中高頻段和低音的對比不同,使得聽起來非常奇怪,好像超低音總是慢半拍似的,這在一致性上又是不及格!
中性
也許世界上根本沒有中性這種東西;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系統中性,那什么才是中性?
沒關系,到此,我們已經是Hi-End了,不必太在乎誰是誰非,我們在追求的是一種藝術;但千萬不要太早開始追求藝術,那樣很可能會迷失方向;當我們什么都模過一點皮毛后,再來看看什么是中性。
中性絕不是毫無血色,也不是冷感癥,在我想來,它應該是「忠實」,能傳達錄音現場當時麥克風擺設的情形,可以表現出工作人員的水平,可以聽到廳堂的差別,可以……我要辭窮了……可以表現出種種的「不同」!
現場音樂
我實在沒辦法說什么是自然,什么又是音色,讓我們來討論現場的感覺吧!
現場就有自然的感覺,它讓人覺得就該如此。對不起,我是以音響迷的眼光來看的,事實上它本來就這樣自然,是我們的器材達不到這種地步,我也不知道要怎樣才會有自然的系統,可能是某些器材才有的特殊魅力吧!一般說來真空管擴大機似乎比晶體機要自然些,LP比CD自然,最重要的是要常接觸現場,那才是真正的自然!
音色也沒什么好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色!只要一步步追求音響性和音樂性,音色應該不至于離譜;但我也發現音色是最難溝通的,如果同好之間互相不喜歡對方的音色,絕對正常!
這一套家庭影院音響名詞解釋還有很多缺漏,有待加強,但起碼可以有個依循的方向,看官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套追求的步驟,這是不是又可以成為另一次思考練習?
對于想要搭建家庭影院觀者想要升級家庭影院的朋友
參考索蘭影音的HIFI家庭影院音響網。
網站成立于2003年,專注于家庭影院的導購、產品、方案、評測和案例等。索蘭影音擁有二十年的家庭影院設計和裝修施工經驗,展示了千百多家真實案例。如果您有任何關于家庭影院的問題或者需更購買家庭影院相關的產品,可以撥打13311136609 (同微信號),獲得更多的幫助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