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發燒音響的七種擺位大法
http://m.nottren.com/ 來源:索蘭影音 關鍵詞:HIFI 發燒 音響
聽音室對聲音有深刻復雜的影響,對低頻率的聲音尤其如此影響。事實上,當聲頻低于400Hz 左右時,聽音室對音質起決定性作用。理想情況下,聽音室最優化的三維比例,是將室內共振影響降到最低。
音箱擺位需遵循的原則:
1.清除音箱到主聆聽位置之間所有障礙物。例如,音箱和主聆聽點之間的茶幾會降低音質和聲場。
2.在音箱附近放置大型物體,會導致不必要的反射。
3.為了獲得最佳的立體聲成像,將音箱放置在距離主聆聽點相等的位置,音箱到兩側墻面距離也要相等。
一、軸線內側法
擺法:首先將音箱擺在房間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長度之間,然後分別將音箱盡量靠側墻,如果房間太寬的話則不一定要緊靠側墻。音箱的向內角度要大于45度以上,聆聽位置要在兩個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線交點之后約0.5-1公尺之間。
效果:如果你的聽因環境復雜,什么吸音不對稱、個房三尖八角、房間太細長,而你的音箱的聲音高音尖銳、中音瘦、低音又不夠的話,以下這個“軸線內側法”相信會幫到你啦。[page]
二、正三角形法
擺法:第一個條件是音箱要離開后墻(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與側墻(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個條件是將二個音箱與聆聽位置畫成一個正三角形。第三個條件是二音箱的向內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個條件是這個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間小、后級功率不大時正方形小些;房間大、后級功率大時正三角形就可擴大些。
效果:這就是俗稱的近音場聽法。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四面墻反射音對音箱直接音的過度干擾,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寬深的音場。這是能夠聽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細節的擺法。許多評論員在評音響時喜用此法。
三、三一七比例法
擺法:將房間長度均分為三等分(三),音箱擺在三分之一長度處(一),二音箱之間的間隔為房間
三分之二長度的0.7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內投射角度,不過沒有向內投射亦可,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后墻。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較大、比例均勻(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間,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page]
四、三三一比例法
擺法:將房間長度均分為三等分(三),寬度也均分為三等分(三),音箱擺在長度與寬度的第一等分交點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內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內投射亦可,聆聽位置不可貼靠后墻。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空間。它與「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與「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間的間隔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深的音場。
五、長后墻擺法
擺法:在一個長方形的房間里,一般玩音響的經驗,都會以短邊為音箱的后墻。但這個“長后墻擺法”卻反其道而行,把長邊為音箱后墻。音箱要離開後墻起碼要1米以上,而音箱與側墻的距離起碼要半米以上。兩個音箱之間的距離與聆聽者的位置畫等成一個正三角形,兩個音箱的向內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碼45度以上。聆聽位置不可貼墻,至少要留一米的距離。
效果:如果你覺得你的音響系統中、低頻的量感不夠,那么你可以試一下現在介紹的這個“音箱長邊后墻擺法”。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擺法對聲音有得有失,雖然中、低頻的量感增強了,但聲音的音場已經深度都會變差了一點,所以要在這之間得到一個平衡的話,就要靠你慢慢運動距離來玩啦。[page]
六、貼墻擺法
擺法:這是最古老的擺法。將音箱貼近后墻擺,不論是距離后墻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沒關系,自己去調配即可。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內投射角度。
效果:高頻尖銳、中頻、低頻薄弱時使用,可以讓中頻與低頻飽滿起來,整個高、中、低頻可以得到平衡。不過,它也會讓音場的深度變淺,寬度變窄。但是,若與刺耳難聽的聲音兩相權衡,犧牲音場的表現而求取好聽的聲音是正確的作法。
七、菱形擺法
擺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間使用。將正方形空間視為菱形,音箱擺在菱形二邊靠墻處。音箱后面的菱形尖角與聆聽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圓弧或圓柱聲波擴散處理,二音箱不宜靠側墻太近。
效果:此法專治正方形空間低音轟隆駐波太強的問題。如果正方形空間不想這么擺,那就要塞入很多家具以「平息」駐波。
總結:以上列出了七種最常用的音箱擺法,在一般空間中您應該可以找到其中一種最適合您的擺法。擺放音箱的原則就是在任何一個居室空間里都會有一個位置、一種擺法令您的音箱與房間發出最和諧的共鳴效果,找到共鳴效果最佳的那個點,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喇叭最佳擺位。所以,音箱的擺位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一定要用尺量到非常精確。如果您覺得用遍上面的方法效果都不好,那么就自己創造擺法。當您初步找到好位置、好方法之后,請記住具體的位置和擺放角度,然后進行細調,這時音箱的細微移動就會變得很敏感,通過反復的微調后您就能找到最終的最佳擺位了。